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演变规律及发展对策
作者: 鱼静  日期:2009-06-01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演变规律 发展对策 种植制度 阿克苏绿洲 驱动力 
描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给阿克苏绿洲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应用历史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了阿克苏绿洲1978-2007年种植制度演变规律、演变的驱动因子、并对阿克苏绿洲粮食安全进行评价与预测、深入研究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演变发展对策,为阿克苏绿洲建立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制度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自1978年以来,阿克苏绿洲种植业结构逐渐由以粮为纲向粮、经二元结构发展,直至现在形成了粮、经、果等多元结构发展的新格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下降,但是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使得粮食作物总产不断提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棉花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定;林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产量增加,并建立了全国林果种植基地;复种指数已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1978年的71%增长到2007年的117%,种植模式向多样化趋势发展。 (2)演变驱动因子主要有政府政策指导、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高科技水平的应用以及各类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都推动着阿克苏绿洲种植业结构发展演变。县域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农业整体投入水平,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农业投入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库车县、新和县、阿克苏市投入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与农作物产出相关系数大;乌什县、拜城县、沙雅县、柯坪县投入水平低,现代化程度低,与农作物产出相关系数小,但其农业物质投入发展潜力大,应为阿克苏地区重点投资对象,以提高阿克苏地区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 (3)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目前阿克苏绿洲粮食安全性状进行了分析,在1986年以前,耕地压力大,对粮食安全有很大影响,而从1986年以后,耕地压力减小,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水平有所保证。未来到2015年,要想保证粮食安全,必须保证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80千hm2左右,保证粮食总产达到98.26万t。 (4)以优化种植制度的原则提出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发展对策:在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下,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作物,扩大复种指数,实施种植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立体多熟种植,以科技发展带动种植业发展,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水经注》中记载的农田
作者: 陈桥驿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农史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郦注 军事需要 面表 大概情况 《水经注》 西邸 会稽 古代农业 北堂书钞 车箱渠 
描述:
中国古代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作者: 陈凡学  日期:2009-06-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 农业技术 土壤改良 
描述: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有着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古代劳动人民在土壤耕作过程中,非常注意采用各种技术对土壤性质进行改良,以期土壤保持长久不衰的肥力和高产出率。 古代人民通过粪肥施用、耕作、种植、盐碱土改造等措施,来改良土壤。中国古代土壤改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这包括古代对土壤结构与性状的认识、“地力可变”的思想、“地力常新壮”的学说以及土壤“治之得宜,皆可成就”的理论。古代在土壤方面的认识有土壤结构、有机质、吸收性能、盐碱性等四个方面,这些认识是改良土壤的重要前提。施用粪肥是中国古代土壤改良技术之一。古代“粪壤论”与当代土壤培肥,意义上基本一致。古代土壤施肥技术是一个整体,既有肥料的积制、保存措施、施肥技术,又做到了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包含“三宜”施肥以及“亲田法”等。“三宜”施肥,是指因时、因地、因物施肥。这对提高和保持土壤长期肥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古代通过合理耕作和种植来对土壤进行改良。耕作,包括北方旱地蓄水保墒耕作、南方水田熟化土壤耕作、以及因时因地耕作对土壤性状改善。北方旱地耕作有耕耰、耕耱、耕耙耱三个阶段,南方水田有耕耨、耕耙、耕耙耖三个发展时期。合理种植技术,则包括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各种种植制度综合运用等。选择适当的种植方法,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也可以获得较好收成。古代还对包括盐碱地和冷浸田在内的中低产田进行了改良。古代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有:引水种稻洗盐、淤灌压碱、深翻窝盐与压砂抗碱、生物治盐等。冷浸田则是通过深耕冻垡、熏田暖土、烤田、施石灰、草木灰、骨灰等措施来实现。中低产田改良,一方面扩大了土壤耕种面积,另一方面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在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堪忧,包括土壤污染严重、肥力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土壤改良技术,对于当前土壤施肥、中低产田改造、土壤生态保护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宁夏引黄灌区地膜甘蓝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金明  王双喜  马建华  赵志伟  马英成  杨伏云    日期:2016-12-05 来源 :宁夏农林科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栽培技术 玉米 地膜甘蓝 套种 
描述:
西北内陆旱区经济作物节水响应机理及灌溉制度优化模拟研究
作者: 郑建华  日期:2014-06-01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土壤水分 作物生长 调亏灌溉 膜下滴灌 洋葱 作物产量 
描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西北内陆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压缩高耗水作物、增加节水型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已成为该地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西北内陆旱区经济作物的节水响应机理,并建立水分高效利用的灌溉制度对促进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2008-2011年在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开展的田间试验研究和土壤水氮迁移转化与作物生长耦合模型(SWNCM)的数值模拟,研究土壤水分和洋葱生理生态、耗水、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对亏缺灌溉的响应规律,并建立了三种经济作物(洋葱、辣椒和西红柿)水分高效利用的灌溉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 (1)于2008-2009年开展了洋葱膜上畦灌亏缺灌溉试验,采用称重式蒸渗仪定量研究了洋葱的耗水规律,及水分亏缺对洋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洋葱的作物系数。膜上畦灌条件下,洋葱全生育期耗水量可达到358mm,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均为鳞茎膨大期>发叶期>苗期>成熟期。洋葱产量可达到62.12t hm-2,鳞茎膨大期水分亏缺使产量显著降低。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呈抛物线形变化,在初始生长期、生育中期和成熟期平均分别为0.73、1.28和0.70。 (2)于2009~2010年开展了洋葱膜下滴灌调亏灌溉试验,分析了洋葱生理、生态指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结果表明洋葱的株高、颈粗、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各部分生物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灌水量低于0.8ETc时均受到水分亏缺的显著影响而减小;苗期水分亏缺抑制了洋葱生长,但差异不显著;发叶期水分亏缺使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显著降低,鳞茎膨大期水分亏缺显著降低各部分生物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成熟期水分亏缺对各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3)膜下滴灌条件下,洋葱全生育期耗水量达到414mm。产量随灌水量(0.4~1.0ETc)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低于0.8ETc时,减产显著;苗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发叶期和鳞茎膨大期水分亏缺均使产量显著降低。水分亏缺可提高洋葱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量为0.8ETc时可获得较高的鳞茎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水分亏缺均使鳞茎维生素C含量提高。构建了洋葱全生育期和分阶段的水分生产函数;由Jensen模型分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求得洋葱的水分敏感指数为鳞茎膨大期>发叶期>苗期>成熟期。 (4)通过田间实测的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和作物生长过程数据对SWNCM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率定和验证后的SWNC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试验地区洋葱、辣椒和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在亏缺灌溉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和作物生长过程,及其对作物产量和耗水的影响,可对该地区此类经济作物的灌溉制度进行模拟优化。 (5)基于率定后的SWNCM模型,探讨了不同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对水量平衡组成项、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得到洋葱、辣椒和西红柿以节水、高产、高效和减少损耗为目标的灌溉制度为:采用膜下滴灌,灌水频率分别为间隔5、5、5~7d灌水,灌水定额分别为0.65ETc、0.73ETc和0.72~0.74ETc(ETc为本模拟中率定后的作物系数Kc与ETo的乘积)。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日期:2009-09-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菜粮间套高效种植模式
作者: 赵建昌  柳代善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技服务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模式 玉米 间作 套种 
描述:
我国历史上耕作制度的变革
作者: 谷为进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石犁 古代世界 区田法 耕作试验 一年三熟 耕作方法 《齐民要术》 多熟制 生产部门 石锄 
描述:
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
作者: 蒲国年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技服务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玉米 间作 大白菜 复种 大蒜 
描述:
1950—1952年甘肃定西土地改革研究
作者: 苏琰李  日期:2012-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定西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土地改革 
描述:从1950年末至1952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往的土地改革运动不同,这次土改运动是在全国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开展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利局面,新区土改发生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 其时,在拥有2.64亿农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依然存在,农村中的封建旧势力蠢蠢欲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妄想改天换日。完成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农村人民基层政权的需要。加之当时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变中,国内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中央要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迈出的重要一步便是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定西县的土地改革为个案研究对象,在查阅档案资料、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和土改当事人口述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客观考察了定西县在土改时期的农民、地主、农村干部、政府和国家政策等情况,并分析了土改进程中乡村社会、农民、农村干部以及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 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言,分析了建国初期定西县土改的研究价值和进行了土改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交待了中央及省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地方进行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部分阐述了建国初期定西县进行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从减租减息运动,到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到对土地占有状况的调查,这些准备工作的进行,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四部分,介绍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运动首先从试办乡开始,经过试验的成功,继而推向全县,从而取得较大成功,加上土改复查阶段的纠正,最终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第五部分总结了定西县土地改革运动,肯定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了运动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六部分结语。
< 1 2 ... 3 4 5
Rss订阅